您当前所在的位置: 首页 > 队伍建设
刘泽清:扎根基层三十载,以法治信仰践行初心使命
打印 关闭 【字号:


近期,贵州省委、贵州省政府召开2025年贵州省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并下发表彰决定,清镇市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委员、立案庭庭长刘泽清荣获“贵州省先进工作者”称号。他扎根基层三十载、以法治信仰践行初心使命、用忠诚担当守护公平正义。


人物简介



刘泽清,男,土家族,贵州印江人,1971年11月出生,中共党员,1995年7月参加法院工作,现任清镇市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委员、立案庭庭长。从事审判工作近30年来,他先后多次被清镇市委、市政府评为信访维稳先进个人、社会治理先进个人,两次荣记个人三等功,2020年获评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“全省法院先进个人”,2023年获评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“党的二十大涉诉信访案件化解”专项行动先进个人。


二十五年初心不改

坚决扛牢共产党员的使命担当



“身为法治中国的亲历者,24年党龄,带给我强烈的荣誉感和使命感,激励我奋勇直前”,在去年参与拍摄“全省法院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优秀短视频”时,刘泽清对着镜头深情道出了一名老党员的实干情怀。


作为一名老党员,面对旁人避之不及的信访工作,2012年他主动请缨接手“排雷”,参与处理各类重大疑难信访案件达200余件,每年接访涉诉信访当事人上千人次。多年来,他经手处理了纠缠时间长达八年的“信访大户”付某矿山纠纷,破解了涉及200多人的百货公司房屋买卖纠纷,妥善处理了大批疑难复杂和历史遗留案件,有力维护了辖区社会大局和谐稳定,多次被省法院、清镇市委、市政府表彰为先进个人。


三十年法院生涯

生动诠释人民法官的法治信仰



从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法院到清镇市人民法院,从人民法庭到立案庭,从书记员到审委会委员,这是刘泽清在法院工作中所走过的足迹。30年的法院生涯他始终没有离开过审判一线,无论是在哪个工作岗位上,他都没有忘记过一名人民法官的身份和责任。


“只要公平公正就没有什么好怕的”,这是刘泽清在处理案件时,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。2018年的那个冬天,面对王庄乡“地头蛇”的暴力威胁,他顶着压力帮助被困两个月的货车顺利脱困,让“法大于天”的法官形象深入人心。


作为法律的执行者,有人说法官是冷酷无情的,但他们不知道的是,法官更是人性的守护者,刘泽清将其总结为“法律要有尺度,法官要有温度”。


2019年春节临近之际,三十多名农民工在立案大厅集体下跪的场景深深刺痛了他的心。他连夜协调保全财产,清晨冒雪赶往工地调查,最终赶在除夕前让工人们拿到血汗钱。他事后回忆说:“当看到工人们含泪送上‘怀爱民之心,办利民之事’的锦旗时,自己最先想到的却是那句反复诵读过的法律谚语:正义不仅应得到实现,而且要以人们看的见的方式实现”。


五十四年人生阅历

始终守住廉洁奉公的司法底线


“公道正派,没有架子”,凡是和刘泽清工作过的领导和同事,大都这样评价他的为人。谈及他的工作作风,与他打过多年交道的信访人丰某也说道:“刘法官很有耐心,从来都是和气待人,我向来都是对事不对人,对他我没什么要反映的”。


“打铁还需自身硬,从小父母就教育我清白做人、公道做事,自从参加工作以来,相比老往人多热闹的地方跑,我更喜欢利用闲暇时间看书和听歌。” 刘泽清说道。工作那么长时间以来,他从未被人举报过接受吃喝宴请、收受红包,更无违纪违规现象发生。



今年,是刘泽清到法院工作的第30个年头。回望自己的法院生涯,他谦虚的说道:“就个人感悟而言,我觉得在法院工作非常锻炼人,办理案件不仅考验法官对业务知识的熟练程度,还非常考验法官的社会阅历和心理素质,必须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。对于法官这份工作,我更愿意把他当成提升个人修养的过程,从始至终我都只是个求学者”。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

上一篇:
下一篇: